20年專業經驗 前沿技術研發新產品
芯派科技咨詢熱線:
2022年8月9日,美國通過了芯片法案,美國芯片股暴跌,很多人說活該。沒法不跌,經歷了三四十年的深度全球化,大家水乳交融,從2018年開始,中國最大宗的進口商品就是芯片,超過了軍費的開支,去年花了2.8萬億,占GDP的2.45%,妥妥的世界第一大芯片消費國。真沒了中國這個大市場,很多芯片公司業績肯定受拖累,股價不跌才怪。讓很多公司不滿的還有,這個法案是個釣魚法案,啥意思呢?用蚯蚓釣大魚,給的太少要得太多。雖然號稱有2800億美元的規模,但實際的補貼是527億美元,錢不多還要分5年投入,而且涉及很多項目,比如其中只有390億美元用于在美國建廠補貼,完全杯水車薪。英特爾之前本來打算在中國建個廠,被白宮否了,這次他們說,在美國建廠沒問題,但希望補貼120億美元,一家就要拿走小1/3,完全不夠分的。
所以韓國很猶豫,臺積電也很猶豫,但結果會是啥?
大概率會屈從,因為他們的芯片產業從一開始就是美國扶持起來的,美國也是他們的大主顧,完全沒法得罪,像臺積電,90%的零部件都是從日美進口的,真跟美國對著干,結局不用想也知道,這也是他家董事長說“武力奪不走臺積電”的真正理由。
美國芯片股大跌,但10號A股的不少芯片股漲了,邏輯無非是國產替代,但客觀的說,這事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按計劃,2025年芯片的國產化率要達到70%,目前最樂觀的分析是——2019年的國產化率是30%,2021年是36%。
權威機構IC Insightsz的統計是這樣的:
2021年,中國大陸制造的芯片價值為312億美元,消費了1865億美元,占比只有16.7%。這312億美元里,總部在大陸的公司貢獻了123億美元,剩下的都是臺積電、SK海力士、三星等等的大陸工廠貢獻的,按這個數據算,純粹大陸公司制造的芯片占消費比例是6.6%。總體來說,現在芯片的現狀是——發展非常迅速,產品落后兩代,技術受制于人,未來充滿未知。
有人說,我們能搞出來兩彈一星,搞芯片給足夠的時間、足夠的錢應該也可以。這就真需要努力了,技術上光一個光刻機眼下就無解。再說錢,2021年,芯片行業的全球研發投資中,美國占了55%,中國是3.6%,研發投入差了不少。而且,七八年前國家就搞了芯片大基金,最近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管錢的人被抓了不少,有老總有總監,基本算是窩案了,雖然產業發展了、基金業掙錢了,但這幫孫子違法違紀的事也干了不少,受牽連的上市公司也不少,很多幾年前醉心于研發的老總都忙著搞資本掙錢,現在搞不好有人還有牢獄之災。靠這幫人基本沒戲,那怎么辦呢?也沒有任何的捷徑,我們之前的誤區就是認為靠全球產業鏈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認為不論美日韓,錢總是要掙的吧,在市場上買就行。但現在這個邏輯不成立了,剩下的只有靠自力更生一條路了。這不得不說,雖然美國有各種流氓的地方,但他們在這點上看的很明白,40多年前,第一次芯片戰爭,就是這么打起來的。
芯片這個產業,其實是美國搞出來的,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晶體管,之后美國德州儀器的工程師搞出了集成電路,再后來有人研究出了光刻法、CMOS技術,直到1971年第一個微處理器問世,基本都是美國在主導。跟很多產業類似,當時芯片產業的最大需求方不是消費品公司,而是軍方,50%的半導體、72%的集成電路,買家都是美國軍方,當時大搞冷戰,這是剛需。當時的日本也主打科技立國。他們覺得集成電路是個好東西,就琢磨著怎么用到消費品上。有家公司叫卡西歐,他們主打一個產品——計算器,異常受歡迎,高峰時,卡西歐計算器占了全美市場的80%,美國不爽了,1972年,美國找了個借口拒絕給日本提供芯片,卡西歐的計算器立馬大受影響,兩年后市場份額就降到27%。計算器在當時算是高科技產品,日本一看,辛辛苦苦做出來的爆款快要死了,那就自己搞芯片吧。他們當時采用的是國家隊的模式,成立了“DRAM制法革新”國家項目,怎么講?就是政府牽頭,聯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等等重要企業,大家湊份子籌資737億日元設立研究所,其中政府補貼了291億日元,占39.5%。他們怎么搞呢?研發搞“賽馬”,誰跑出來算誰的,互相pk;資金除了補貼還有接近于零的低息貸款;市場搞保護,提高關稅抵制美國產品,倡導國貨。舉國之力搞研發很有成效,到了1980年,美國惠普做了個測試,結果是“日本芯片的良品率遠遠高于美國”,龍頭公司NEC、東芝和日立的良品率,比美國高6倍。
有了這么高的評價,日本公司的市場份額也不斷上漲,到了1980年代,完全超過美國,成為半導體行業的霸主。1986年,日本半導體產業在 DRAM 份額占到了80%,在整體芯片市場的份額達到54%,世界第一,遠超美國的37%。這讓美國非常不爽,其實早在1977年3月,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就得出結論:日本電子產業的成功,是在美國傾銷的結果,而為了保持美國電子產業的競爭力,美國政府必須介入這次爭端。當時有很多不同意見,比如有的經濟學家就認為,按照比較優勢理論,既然芯片不是美國的優勢產業,那就應該放棄,日本是美國小弟,直接讓他們搞生產,咱們直接買不就行了。這看似有理,但被美國軍方直接打臉,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美國所有的先進武器系統,都建立在芯片技術上,所以,美國必須保護本土芯片業的領先地位。既然牽扯國家最重要的軍事實力問題,也就沒什么可吵的了,于是,美國開始針對日本開始了“芯片戰爭”。
經濟學家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體系》里提到“踢開梯子”的說法,講的就是“一個人攀上高峰后,就會把身后的梯子一腳踢開,以免別人跟上來,以此來保證自己的優勢”。美國自打成了老大,就不斷踹梯子。
那在這場芯片戰爭中,美國是怎么干翻日本的呢?第一招是輿論戰。1982年,美國FBI假扮IBM員工,故意把IBM公司的27卷絕密設計資料中的10卷發給了日立公司高級工程師林賢治。林賢治也是個直男,一點沒多考慮,很快表示還想要換取更多資料,FBI拿到證據后馬上開足輿論,說“日本企業竊取美國技術”、“日本芯片企業沒有商業道德、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等等,是不是跟前幾年說華為的差不多?第二招是貿易戰。
到了1985年,美國SIA認為,如果政府還不迅速采取嚴厲措施,整個行業將在與日本的競爭中消亡,于是著名的301條款出來了。日本政府還沒想好應對之策,市場傳言又起:說日本存在一個影子“九人委員會”。他們定期會晤以決定芯片價格、市場份額等等。日本堅決否認這些說法,但最后不得不屈從美國:1986年9月,兩國簽署了《半導體協定》。主要就是三條:日本芯片在美國市場只能等于或者高于公平價格。美國芯片企業將獲得日本20%的市場份額。日本半導體產業無條件和美國分享技術等等。
這就完了嗎?遠遠沒有。
因為不能低價出貨,所以日本廠商之間競爭加劇,日本通產省為了協調這個問題,對出口規定了統一的最低價。但這么一來美國不干了,以日本沒有執行協議為名,對日本3億美元的進口產品實行100%懲罰性關稅,其中包括電視、計算機等等,但奇怪的是,不包括芯片。搞錯了?美國的目的就是要讓日本的企業繼續內斗,拆散日本的芯片產業聯盟。這還不算,對當時日本芯片的老大東芝,美國也啟動了定點清除計劃:先是迫使東芝關閉美國工廠;5年內禁止東芝向美國出口芯片;罰款150億美元;禁止東芝向14個國家出口任何產品,為期一年。就這么霸道,一套組合拳下來,東芝再無力和美企抗衡。
美國用的第三招是扶持對手。
他們找的就是日本近鄰韓國,不僅向三星轉移芯片技術,還利用華爾街的資本搞精準孵化,有了這支持,三星瘋狂復制日本芯片企業的生產線并且高薪挖人,1990年,美國干脆來了個更厲害的,同時對韓日發動反傾銷,但差別很大,對日本征收了100%的反傾銷稅,而對韓國只征收0.74%。這么搞,哪有不起飛的道理?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臺灣也看到機會,1987年張忠謀創辦了臺積電,趁勢而起。
就靠這三招,美國沒幾年就打敗了日本,1992年,美國本土公司重新奪回了市場份額,在日本的份額也達到了20%,1993年,美國重新成為世界最大芯片出口國。到了現在,日本雖然還是芯片產業中的重要玩家,但在全球的份額已經只剩下6%。
三四十年過去,美國新的芯片戰爭瞄準了中國,他們顯然也不想坐等中國做大,所以從特朗普開始,這五六年就沒停歇過。
芯片一旦受制于人,我們不僅得花更多的錢,而且還要看人臉色,與此相關的領域,成本大幅上揚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新能源車,我們在汽車芯片這個領域的自給率大概是5-10%,核心部件全靠外采,能不能得到最先進的還不好說,能守住現在的成本就不易。如果消費品還有可替代的產品,那軍工顯然是一個沒有替代品的領域,而且在人工智能之類的智能制造領域也會非常被動,那更是未來國力競爭的重點領域,說一千道一萬,命根子攥在別人手里不靠譜。自主是一定的,芯片大基金二期已出,怎么杜絕投資腐敗是個問題,怎么增加投資效率也是個問題,之前各地大干快上,反倒被不少騙子鉆了空子,現在看來,搞芯片需要新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