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專業經驗 前沿技術研發新產品
芯派科技咨詢熱線:
軟銀集團周一宣布,已同意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芯片設計廠商ARM出售給英偉達。收購以股票加現金方式的實施,其中股票價值215億美元,現金為120億美元,包括在簽約時支付的20億美元預付款。兩家公司周日表示,如果ARM的表現達到某些目標,軟銀可能會收到另外50億美元的現金或股票。另有15億美元將以英偉達股票的形式支付給ARM員工。
這一交易將改變目前的半導體產業格局。
1.5萬億產業陷入被動?
收購ARM公司,對于市值1.5萬億的半導體產業來說,可能會陷入被動。
英偉達收購ARM會導致美國對中國芯片行業限制能力提升。此前國內海思、飛騰等均獲得ARM的V8指令集授權,并在此基礎上自行設計CPU。如果英偉達成功收購ARM,ARM可能會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國內廠商能否繼續獲得升級版的指令集授權存在較大變數。未來國內ARM陣營的芯片設計公司一方面可以通過優化CPU代碼繼續升級芯片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在V8指令集基礎上自行升級指令集,或者也可以轉向開源指令集RISC-V開發相應CPU,或者和龍芯的MIPS、申威的Alpha架構合作走MIPS、Alpha路線。無論哪種路徑,國內芯片設計公司自主程度均需要進一步提升。曾經與ARM合作密切的華為面臨的壓力可能也會增大。今年5月份,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宣布,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件設計和制造半導體芯片,此舉將使得華為進一步被美國出口管控政策所限制。華為中國對此回應,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而9月15日,是美國對華為新禁令正式生效的日子。9月15日及以后,包括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將不再供應芯片給華為。今年8月17日,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
在此之前,有媒體報道,ARM公司宣布要與華為停止合作,而ARM公司擁有的架構技術是芯片制作的必要技術,如果失去這項技術的使用權利華為就不能完成自有麒麟芯片的研發生產。不過,由于華為擁有V8的永久使用權,華為可以通過對V8的升級來解決芯片制作問題。但當ARM升級至V9時,華為就會面臨沖擊。有業內人士表示,華為目前在CPU、GPU上還采用的是ARM的公版核心。當然,這對于ARM來講,也是損失巨大,目前ARM在中國有20%左右的收入比例,基本上都是華為海思貢獻的,一旦停止合作,20%的收入就沒有了。當然,目前華為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也并不是芯片設計 ,而是芯片生產的問題。
這家萬億巨頭可能更尷尬
其實,對于這樣一筆交易,英特爾這家萬億巨頭可能更加尷尬。ARM與英特爾所稱霸的芯片領域是傳統的PC及服務器市場。但從移動互聯時代開始,ARM在這個芯片市場的領導地位凸顯。
資料顯示,2015年,包括高通、三星、聯發科等在內的全球1384家移動芯片制造商都采用了ARM的架構,全球有超過8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芯片都采用的是ARM架構的處理器,超過70%的智能電視也在使用ARM的處理器。由于盈利模式不一樣,英特爾的營收遠大于ARM。英特爾研發、制造芯片并銷售,而ARM則是把技術授權給其他半導體制造商,從中收取少量的授權費。但隨著移動終端芯片市場的不斷擴大,英特爾也看到了市場的未來所在,一直想憑借在PC及服務器芯片市場上的絕對優勢,將芯片架構引入移動終端,但卻因為其超高的功耗而顯得困難重重,而ARM向來只設計低功耗處理器,所以在移動終端領域的芯片競爭,英特爾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ARM方面曾表示,ARM客戶端CPU的路線圖旨在利用5G將給所有客戶設備帶來的顛覆性創新。再加上硅代工合作伙伴的創新,ARM芯片將能夠突破x86的主導地位,未來五年內將能夠在Windows筆記本電腦和Chromebook領域獲得巨大的市場份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若英偉達入主ARM,英特爾的處境會更為艱難。因為英偉達占據了人工智能的高地,而這代表著未來的方向。